close



 荊楚大地,乃有古樂之城的美稱。如曾侯乙墓編鐘、玉罄之出土顯現了「唯楚有鐘」的說法,更呼應了楚風古韵,來自人類最初的聲音。




 「嗚嘟」,新石器時代陶類古樂之先驅。春秋戰國時期廣泛流傳於江南一帶。湖北素有千湖之省,魚米之鄉的美喻,古人用魚形意寓吉祥和富裕,信奉魚形的器物會帶來豐收好運,故此嗚嘟的魚形千年不變。勞動創造了藝術,楚地百姓在生產活動中利用取材最為便捷的泥土,最初製作成發聲的工具,進而發展成音樂器具,從此為中華民族的樂器藝術增添了一只奇葩。





 嗚嘟演奏家畢寅生先生自1985年開始,耗費了十多年精力,在史載距今有幾千年歷史的古「骨哨」基礎上,發掘研製的歷史文化科技成果,使嗚嘟這一被淹沒的古樂獲得了新生,煥發出新的光彩。


 嗚嘟的研製成功是對中國民族古樂發掘的重大貢獻。1995年畢寅生先生以嗚嘟為專題,配合編鐘與玉罄古樂的演奏,以楚文化曲目錄製了:梅花落、知音、佛教音樂、洪湖水、龍船調、橘頌、道教音樂、昭君出塞等八首專輯發行。



中國湖北武昌楚韵嗚嘟文化工作室,以獨有的楚文化漆器容器,精裝「嗚嘟」這一稀世古樂,不僅適宜專業人士藝術演奏和業餘人士做為推廣教學之用,更適合文人雅士把玩鑒藏,亦成為最具湖北特色的工藝品,它的藝術魅力與文化意蘊亙古悠長,並於2007年嗚嘟被列為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bchang0725 的頭像
    bobchang0725

    嵐海一家

    bobchang07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