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989年遊北京的第一站


1989年娘親遊北京大觀園


1989年於祈年殿留下他日美好的回憶


1989年於北京宛平縣蘆溝橋留影


1989年娘親與舅遊北海公園於九龍壁畔留影

旅 遊

 此次的探親計劃中(台北→香港,香港→武漢,北京→香港,香港→台北),是以探親為主旅遊為次的行程安排。亦預定邀大舅與么舅同行,來一趟北京十日遊。也因為要搭火車臥舖,給親眾帶來了不少困擾,一是購票;二是載運人員行李到武昌站,透過關係也是辦妥了。上了車夜宿京漢線上,經過十四個小時的旅途勞累,終於到了北京西站。也是另一個「探險」之旅的開始,盤算著不叨擾遠房親戚的想法,正巧列車上廣播界紹「石槽旅店」優惠住房,趕緊在列車上繳交定金,每間人民幣五元,兩間就付了十元。出了站找了輛「麵包的士」三十元,直奔「石槽旅店」,怎知這店早就歇業了(心想又被誆了),北京舉目無親只有投奔遠房表姊啦,再加了「麵包的士」二十元,報了地址去投親。找到了地點,不見要找的宿舍(整體拆遷了),只見開車師傅在車下與人嘀咕一陣,上車就一面閒轉一面說地點不好找,意思就是要再加錢;轉啊~轉啊~似乎在整人,眼見晚餐時間都快過了,還沒頭緒,這樣耗也不是辦法,只有妥協加價一百元人民幣,還得先付錢才開車(氣呀!被宰了五、六回),強龍也不敢壓地頭蛇,照辦囉!錢一給,師傅便說就是這(百萬莊大街),心還狐疑著是否有詐;我先下車詢問門房述明來意,經十分鐘等待,看到遠房表姊的身影向大門走來,此時心裡的石頭才放下。進了門,一手好麵食廚藝的姊夫,馬上煮了雪菜肉絲麵充飢;同時表姊正安排住宿,稍歇後就乘專車到廣安門外大街「農機招待所」安歇,娘親與舅老爺折騰了一天,沐浴後就寢。我為了安排明天以後的北京旅遊,與表姊商量行程與調用車輛,搞定後,送走了表姊才休息。

 回民「小杜」我們在北京用車的師傅,十足的象棋癡。每天上車前先向小杜問聲好,再奉上洋煙一包,才展開一天的行程。北京動物園的貓熊是第一站;再則順路走向北京展覽館(俄式建築物);北海公園的「九龍壁」「五龍亭」接著搭遊艇到「仿膳飯莊」用午餐;在參觀白塔、團城;景山公園又稱煤山(祟禎皇上吊的歪脖樹),心念娘親的體能負擔,下午四時就回招待所休息。次日,由神武門進紫禁城,參觀御花園、坤寧殿、乾清宮、保和殿、中和殿、太和殿、金水橋、午門、端門、直至天安門;天安門廣場、人民英雄紀念碑、毛主席紀念館,到大柵欄用午餐;下午遊天壇、祈年殿、皇穹宇(三音石)後就返回招待所休息。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足足逛了一整天。甚至還遠赴宛平縣蘆溝橋,參觀「蘆溝曉月」御碑,去數不清的石獅子;午餐由小杜安排到「新疆餐廳」享用回民餐,一連累了好幾天,下午提前回招待所休息,傍晚買了些伴手禮,赴表姊家晚餐。席間,筷子不離手,水酒不停口,真正感受到北方人的熱情。

 體能都調適好,今天的行程是「長城」與「明十三陵」,都是頗耗體力的旅遊景點。由廣安門到懷柔縣,單程約七十公里,出了德勝門先到昌平縣,才到懷柔的居庸關,一片斷垣殘壁甚是淒涼(如今修繕成長城另一景區);小歇後,直往八達嶺長城,以當時娘親的健康情況,甚是吃力,但終究是攀登了全程,真可說是「不登長城非好漢」。塞外無佳餚,吃了餐盒後就往明十三陵出發;首先映入眼簾的是「大紅門」、「石雕群」、「欞星門」,之後就是德陵、永陵、景陵、昭陵、長陵、定陵、思陵、獻陵、慶陵、裕陵、茂陵、康陵、秦陵,其中只有長陵與定陵對外開放,我花了十元人民幣下到六層樓的長陵(蠻喘的)。再跑了百公里回到招待所,這晚娘親累得都打鼾。第二天,到海淀區的「頤和園」與「香山」,由「邀月門」長廊走到「排雲門」前「雲輝玉宇」牌坊至「石舫」,娘親走得甚為吃力。香山公園,就以車行方式遠眺「西山晴雪」碑、琉璃塔、金鋼寶座塔、碧雲寺等景;隨後,就驅車返回招待所。

 娘親的身體情況漸差,即著手安排班機赴港。同時,以娘倆的「台胞證」為舅老爺訂了兩位軟臥舖回漢;亦安排離北京西站較近的旅館,方便搭車回漢。

 首都機場分袂之際,也許下了明年姨親喬遷新居致賀之約,娘倆飛往香港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待續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bchang0725 的頭像
    bobchang0725

    嵐海一家

    bobchang07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