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


 塤(內地唸ㄒㄩㄣ),但正體為壎(音ㄒㄩㄢ)是一種中華民族樂器中最古老的樂器之一,其起源可能是先民用於誘捕獵物,並隨著音孔的增加,進而發展成為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單純的樂器。




 最早發現於西安半坡遺址,當時除吹孔外,只有一個音孔。是半坡母系氏

族文化的早期見證。塤的大小、顏色、紋飾、音域各異,有的塤形狀與西方的陶笛類似,但沒有陶笛的哨口,因而演奏者在吹塤時要轉動塤以演奏不同的音調。



 
這次,倆老逛西安回民一條街時,驚鴻一瞥這中國古老樂器「塤」;和武漢出土型似魚的古樂器「嗚嘟」類似,咱們台灣陶瓷寶地鶯歌有生產,稱為「陶笛」都是以陶土塑製而成。也分有八孔、九孔或十孔,吹奏時講究舌音、氣音與指法,咱們在街上瞧見的是八孔塤,屬初級版或許較易為上手,還附贈壎的吹奏指法,老伴說買回去讓三愛孫玩玩,也算是接受中華古樂器的薰陶。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obchang07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