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年忌日的前幾天,霪雨綿綿。似乎為我的ㄚ頭妹辭世週年傷心淚流?但心中一直祈禱上墳的當天能好轉,也似乎上蒼聽到我的祈禱,竟然給了我們一個多雲時陰的天氣。
一早,一行十餘人分乘兩輛車,往九峰鄉九峰山墓園(青山區臨近東湖)出發。因為是星期例假,一路上人多車多十分擁擠紛沓。因此,少不了又得動用特權,開啟了「警報器」似乎有點成效,但有些「白目」的車,明知你耍特權,「老子」就是不讓,你能拿我怎樣?如此不甚順暢的到了目的地~九峰。(系指青山區群山中的第九座山峰)
各人備妥了祭奠品,前往ㄚ頭妹的墓前祭墳。一切奠品還沒搞定位,我的姨媽就嚎啕大哭,依武漢的土話來說,就是唸「ㄅㄧˊㄊㄧㄢˇㄍㄨㄛ」,我好生的摟著姨媽,讓她老人家好好的發洩,畢竟她老人家憋了一年的思女之情。她這一哭可把大夥都搞得「眼眶紅眼睛溼」,好難受!未久,一切就緒依序焚香與祭,為了緩和當時的氣氛,東哥說:ㄚ頭!大夥送來的“錢”妳就大方的用,要不然開間“銀行”當銀行家也可以,霎時氣氛是緩和了不少。
這裡我想說明:按傳統倫理而言,墓穴既屬雙穴,碑文理應預留雙人,所謂夫妻生時同裘死同墳。但是仔細看看ㄚ頭的碑文,可見其夫抱有續弦之念,其實這也無可厚非,畢竟他屬壯年,還有他的第二春,我只能歎ㄚ頭妹枉死的太早。
接著,一幫子的人前往,我未曾謀面的「姨丈」之墓。姨丈歿於1979年,而我與 先慈首次回漢探親是1989年,期間整整差了十年。也是我第一次代表全體在台的眷眾,向姨丈大人上香祭拜,心情有股莫名的激動。隨後,又到姨媽的「婆婆」墓上,焚香與祭,那更是我未曾謀面的長者,若是 先慈在世或許還能為我解說。回程時,心中有些悵然有些激情,1989年返鄉迄今整整20個年頭,二十年的遺憾與這二十年中的遺憾,此行多少都有了些彌補。